
責任編輯
相關相簿
作者相關文章
手搖品牌迷客夏長期致力將高品質的手搖飲料分享給各地的消費者,自2016年起迷客夏邀請消費者與加盟主一同加入關心弱勢兒童的公益團體之行列、發起「綠光公益計畫」,至今已捐助超過32家公益團體;第六屆綠光計畫開始與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以下簡稱自律聯盟) 攜手合作,以公開徵選機制全台徵件,吸引超過80家公益團體踴躍報名申請,最終選定與四個兒少公益團體合作,為期兩年給予深入的支持,分別為:社團法人籿苗教育發展協會、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財團法人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與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
合作期間亦透過社會影響力培力與串聯溝通,以實際行動持續陪伴其兒少服務,進一步對應SDGs3健康與福祉、SDGs4優質教育兩大永續目標方向,對內向下紮根陪伴支持公益團體、對外將影響力擴大至社會大眾與公益圈;2022年尾聲串聯迷客夏、自律聯盟及公益團體們三方夥伴展開綠光計劃公益月推廣,結合公益杯邀請民眾一起來為孩子的微笑盡一份心力,朝向共創公益價值的目標邁進!
籿苗小人1號–從南澳偏鄉孩童陪伴據點出發的教育旅程
由親子KOL扣扣老師創辦的籿苗教育發展協會是致力於兒童教育發展的公益團體,經由走訪高雄美濃、新竹尖石、宜蘭南澳等地的偏遠小學,期望透過「進校陪伴、課後輔導、社區培力、技能培訓」等四大領域能深耕偏鄉孩童與青少的教育,進入偏鄉與在地學校、藉由與在地青年一起合作,也逐步串接各地志同道合的團隊。在2020年籿苗和南澳的孩子一起打造了『小人1號: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一個從無到有組建起來的陪伴據點,期望給南澳的孩子下課後可以安心學習與玩樂的好地方。
籿苗以小人1號作為教育基地深耕,透過孩子的自我認同課程,從自身出發進而認識家鄉、開始以自己的家鄉為榮、找回認同感,同時與在地青年合作建立師資群,提供包含作文、木工、烘焙與表演等多元課程,結合生活希望豐富孩子學習歷程,這次迷客夏綠光計劃支持的小人1號「Art Bus藝術車計畫」便是與在地青年蔡山老師合作,由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動手用木工完成的行動教室,希望能打破空間框架深入偏鄉部落,化被動為主動走入家庭,透過「Art Bus」解決部落交通距離,打造平等學習的巡迴平台,並運用「藝術」成為溝通媒介,讓孩子透過「藝術課程」認識不一樣的自己,一起創造屬於社區的「永續學習」方案。而在每年邀請社會大眾一同參與的親子公益演唱會,也將這段故事讓孩子自己說給大家聽,透過表演看見每年孩子的成長與改變,以南澳孩子為中心的同心圓慢慢擴大中!
除了深耕的小人1號,籿苗也向外延伸廣度與各地團隊合作的「Gff_全國女孩聯盟」,在2022年暑期舉辦女孩營隊,讓國小和國高中的女孩們齊聚一堂,邀請業師交流分享,深層地討論女孩們面對的課題。營隊中也安排實地參訪不同企業瞭解各行各業所需具備的軟硬實力,希望以走讀學習讓學員們拓展視野,未來有更多的選擇與可能性。
籿苗在本次參與綠光計劃同時也透過自律聯盟社會影響力輔導,產出年度的公益報告書,盤點並梳理從創辦至今的歷程脈絡,持續以活動和書面互相搭配,齊心為兒童教育發展努力。
瑞復益智打造綠光探索園區,身障兒少多元體驗與共融
坐落於台南漁光島的瑞復益智中心,是超過45年的資深社福機構,服務的對象涵蓋學齡前兒童、青少等身心障礙者,從孩子早期療育到青年培力、成人輔導就業,藉教育、復健及訓練活動等有系統性的規劃,讓身心障礙者能發揮他們的潛能,盡可能獨立照顧自己,並且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真正的一份子。瑞復的教育物理與職能治療專業團隊,提供「發展遲緩嬰幼兒、三歲至六歲智能障礙及多重障礙幼兒」的個別化需求教育,協助幼兒發展感覺統合、人際互動,導正學習迷航,自小建構友善人與土地的信念。
2022年瑞復益智秉持初衷於迷客夏綠光計劃的合作中,在得天獨厚環境的瑞復益智中心打造「綠光森林探索園區」,設計特幼兒與幼兒共遊場域。綠光森林園區中友善的木麻黃防風林生態有防風價值,探索設施可以讓幼兒翻滾、攀爬與滑行,開心玩耍同時有助本體覺與前庭覺的發展,也讓孩子在遊戲的鑽爬中訓練柔軟度,勇敢嘗試突破心理障礙。未來綠光森林目標將加入更多一般人的共融,已逐步開放幼兒園所小旅行,邀請其他孩子、家長一起來參加並學習與身障小朋友們互動,建構友善的共好價值。
在南台灣舒適的年底時節,特別邀請迷客夏總部夥伴與加盟主們共同來綠光森林探索園區參與公益小旅行活動,以瑞復大小慢漫的日常(身障大小朋友),設計多元沉浸式體驗行程,並讓加盟主與身障孩子們一起合作闖關,翻轉一般人對障礙者既有印象,進而更加認同綠光計劃支持弱勢兒少公益的那份心意。活動中孩子的嬉鬧與笑聲、大人們奮力投入的汗水和加油鼓勵聲,午後林蔭微光的瑞復園區好不熱鬧又充滿生氣,不分你我像個大家庭,一起享受因公益合作回饋到世上善的力量,交織成幸福美好的樂章迴盪在綠光森林中!
瑞復益智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倡議身障多元化、機會平等、公平參與、不歧視及尊重等的價值並落實在服務中,除「綠光森林探索園區」的重點項目,也將孩子的繪畫創作發展為Line公益貼圖與迷客夏合作推廣,期望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潛力,關注身障兒童發展的重要性。此外持續透過不同的服務內容,如協助適應幼兒園團體生活的「樂樂故事團」、由障礙青年組成舞團巡迴演出的「3+1CRPD舞團」…等,培力身障兒少身心健全發展,對應SDGs4優質教育的目標,由瑞復擅長的本業出發,與合作夥伴一起溫暖每一個弱勢的生命,建構未來友善共榮的社會!
TFT為台灣而教–持續為偏鄉孩童教育注入師資培力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成立初衷以孩子為核心,期盼為台灣改善教育不平等的問題,投資青年人才進入偏鄉協助孩童教育:透過短期培育現場教育工作者,回應孩子的需要;長期則培養新世代領導人才,創造系統性改變。深信當青年人才們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捲起袖子帶動層層改變,擴及到學校方針、社區改造、甚至影響社會政策和資源分配等面向,教育不平等的問題才有機會被解決。至今TFT計畫即將邁入第十屆師資召募的里程碑,2021-2022年在迷客夏綠光計劃合作期間下每年穩定支持 3~4位TFT 計畫成員,幫助保障至少約 30 位孩子享有優質教育,協助改善偏鄉教育問題。
TFT重要利害關係人除培育中師資,對校友也有持續追蹤,每年固定舉辦特展對外展現影響力價值,2022年「可是再製所」展覽中長期觀察校友有超過八成以上仍致力於教育領域,可見改善教育不平等的運動持續發酵中。而近幾年來受疫情影響,TFT透過不同的數位新媒體讓教育計劃推動不中斷,辦理師資培育線上畢業典禮、Podcast廣邀不同的KOL參與一同倡議核心理念。隨著如今疫情解封,實體活動逐漸復甦,除數位力繼續發展隨時彈性應對,為偏鄉高需求地區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也逐步落實,2022年TFT與均一教育平台、誠致教育基金會共同合作成立「屏東教育創新教育基地」,以屏東在地發展孩子閱讀空間、大人與地方創生工作坊,達到文化傳承和在地關係維繫,縱向深耕期待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
關懷台灣文教AI機器人快樂學,引動偏鄉孩子課後學習興趣
現今是數位科技的時代,偏鄉孩子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更需要有效能的協助與陪伴,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全心投入偏鄉教育,以資源、學習弱勢的國中小學生為目標,推動「機器人快樂學 –AI 四年紮根計畫」,藉由遊戲方式啟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進而發展亮點,將計畫推廣進入校園讓課後輔導更加多元有趣,幫助偏鄉兒少面對未來世界的快速變化。
偏鄉、家境弱勢、學習弱勢的孩子能力其實並不輸人,只因為文化刺激不足、發表能力可能較弱、或缺乏自信心,產生逃避學科、內向、退縮的傾向,AI機器人快樂學計劃行之數年,在熱血老師改變教法、用心引領下,發現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和成效有了驚人改變,雖近期受疫情衝擊,關懷台灣文教仍然努力停課不停學的應變措施,募集器材資源進入偏鄉家庭,同時嘗試線上教學,也為後續重頭戲的跨區跨校交流開啟了契機。
綠光公益計劃除了捐助經費支持孩子們,自律聯盟也將社會影響力培力帶入與關懷台灣文教的夥伴交流,不管是以線上或是實體進行,協助盤點利害關係人象限、抓出關鍵數字和嘗試視覺化呈現。而隨著防疫規定逐漸放寬,於暑假期間兩天一夜的「衝啊!AI小HERO」跨縣市營隊交流活動為年度大會師,來自四縣市、22所國中/小、約200位師生參與。從活動前二個月即展開暖身,透過各縣市學校間的線上互動,專案討論及分享,各校老師間的合作激發出更多火花。營隊活動讓來自各地的同學們聚在一起,藉由上課、分組討論、團隊發表及趣味競賽等方式,展現他們在機器人學程中所學及5C素養,重點不在求得獎,而是讓偏鄉的孩子在當中發掘學習的樂趣,持續投入討論與參與,發揮挑戰自己、堅持不懈的精神,綻放快樂學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