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傳遞,善的循環-傳善獎與傳善學苑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自第四屆傳善獎起便擔任協辦單位,負責評審工作及得獎機構的後續支持,並在 2019 年開始辦理「傳善學苑」,每兩年舉辦一次,為社福機構的高階管理人才提供進一步的專業培訓。聯盟透過多方面的審查、專業輔導與持續的培力機制,協助陳永泰公益信託推動傳善獎,幫助得獎機構在穩定的資金支持下實現創新與成長。


愛的傳遞,善的循環-傳善獎


傳善獎自 2015 年由陳永泰公益信託創立,透過穩定的資金支持,幫助台灣社會福利機構成長茁壯,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每屆傳善獎會選出8家優秀機構,提供每家每年新台幣 400 萬元的資金支持,連續三年,總計 9,600 萬元,讓得獎機構得以擺脫短期經費壓力,更能專注於提升服務品質、實現創新和擴大影響力。


傳善獎的評選機制設計十分嚴謹,參加的機構必須經本國主管機關核准立案,且需至少成立三年以上,並專注於服務弱勢族群。此外,機構一年的經費支出須介於 1,000 萬至 4 億之間,確保參與機構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基礎,同時也具成長潛力。


評審委員來自社會福利、地方創生、管理、會計、媒體等多領域的專家,組成多元化的評審團隊,並從可行性、創新性、影響力和可持續性等多個角度,對機構進行全面的審查,確保選出的機構不僅具備創新潛力,還能實現長期穩定的社會影響。


自律聯盟-專業可靠的後盾


作為協辦單位,自律聯盟在評審工作上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不僅負責評選的初審與複審,更幫助得獎機構在進行計畫的過程中提供持續輔導。自律聯盟每年會進行兩次定期訪視,深入了解得獎機構的運作與執行情況,並觀察與顧問的互動效果。聯盟透過這些訪視機制,確保機構在運用外部資源和專業支持時,能夠有效對應實際需求。


訪視的過程中,自律聯盟會了解機構的計畫執行情況,提供回饋與專業的建議,幫助組織調整方向、解決困難。如此,不僅能提升計畫的執行效果,也確保了資金運用的透明與績效,讓得獎機構能在穩定的支持下推動創新發展。


此外,自律聯盟也會根據每屆的情況,適時調整提案資格和審查標準,鼓勵更多具備創新力的機構參與,讓傳善獎能夠適應時代變遷,吸引更多優秀的機構投入公益,並擴大對弱勢群體的服務效益。


傳善學苑-社福界的「EMBA」,


為了進一步強化得獎機構領導者的能力,陳永泰公益信託於 2019 年成立了「傳善學苑」,這是一個專為社福機構高階管理人才設計的學習平台,為培植公益界領導者的創新與管理能力,提供系統化的進修機會,涵蓋經營管理、財務規劃、人力資源、政策法規等多領域內容。此外,學苑還納入全球推動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和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協助社福機構領導者應對全球趨勢,提升其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能力。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負責「傳善學苑」的具體課程規劃與執行,確保每期學苑的 25 位參與者能在最迫切的管理議題上獲得專業指導。學苑除了邀請資深專家授課,更提供上屆學長姐的實務分享與經驗交流,打造一個持續成長的學習圈,促進社福機構之間的合作與共同成長。


參與傳善學苑的領導者們,不僅能從課程中獲取理論知識,還能透過實際操作,進行組織內部的調整與改革。學苑的課程幫助參與者突破傳統管理思維,創造新的解決方案,為自身機構的創新與長期發展奠定基礎。例如,一位參加過傳善學苑的學員提到,學苑的課程幫助他們重新檢視組織的人力架構,進行人員調整,從而推動機構進行更深層次的創新與變革。


善的力量延伸與擴大


傳善獎的影響力不僅止於資金支持與顧問輔導,還希望通過這樣的獎項,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公益行列。透過陳永泰公益信託的領導,以及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協助,傳善獎積極邀請民眾與企業加入支持,讓更多具潛力的社福機構能夠在穩定資源的支援下實現創新。


自律聯盟的專業支持不僅強化了傳善獎的評審和執行過程,還透過深厚的非營利組織經驗,幫助機構提升其組織管理和創新能力;在傳善學苑的培訓支持下,機構領導者能夠持續系統化的汲取新知,並與其他夥伴進行經驗交流,促進跨組織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台灣社福界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