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

National Women's League Hearing Health Foundation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

National Women's League Hearing Health Foundation

官方網站

https://hh1314.org.tw/

SDGs永續指標

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減少不平等

服務區域

北部

服務對象

兒童, 老人, 身心障礙

宗旨

我們認為聽覺健康是一輩子的事,專業團隊唯有遵循大腦的運作機制,才能有效解決聽健大小事。協助聽損者建立自我價值、促進身心靈平衡發展及提升社會適應能力,是我們不變的信念與價值。

單位介紹

我們成立之初,是從資源十分缺乏、社會需求極為迫切的聽損早療開始,2019年有見於聽損早療在台灣已發展成熟,我們想推動更多應做但被忽略的聽覺健康維護的工作,因此將「聽障文教基金會」更名為「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除了正面表述聽覺損傷服務的概念,實質的意涵,是積極促進聽損服務的進化,開啟服務的新紀元。 “我們認為聽覺健康是一輩子的事,專業團隊唯有遵循大腦的運作機制,才能有效解決聽健大小事。協助聽損者建立自我價值、促進身心靈平衡發展及提升社會適應能力,是我們不變的信念與價值。" 1991年,台灣經濟正在起飛,代表國家進步指標的社會福利工作也開始受到關注,婦聯會首先在惠幼托兒所開辦3-6歲聽損兒童團體班。從實務工作中發現台灣聽損專業知識、技能、政策、法令仍在起步中,需要有一個前瞻且穩健的團隊來推動,這個令人心動的使命感,促成1996年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因而成立。成立之後,便從當時資源十分缺乏、社會需求極為迫切的聽損早療開始,開創了許多有關社福、醫療、教育、家庭等的工作 199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由聽力師、聽語教師、社工組成團隊服務的聽損早療中心 1997年首先推動將人工電子耳納入助聽輔具補助的項目(當年一耳材料費為63萬元) 1998年創立智慧整合聽語教學系統,改變傳統強調聽和說的教學方法 1999年率先辦理聽損嬰幼兒教保人員研習班,培育早療人才 2004年捐贈振興醫院成立聽覺醫學中心,首創聽覺專科的醫療服務模式 2005年捐贈振興聽覺醫學中心顳骨實驗室,為台灣第一個有完善設備、具教學功能的顳骨實驗室 2019年有見於聽損早療在台灣已發展成熟,我們想推動更多應做但被忽略的聽覺健康維護的工作,因此我們更名為「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啟服務的新紀元

關注議題

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減少不平等

主要服務內容

聽障孩子設計適合他們學習的課程內容。多樣化的課程內容: 一、認知教學 二、語言教學(聽、說、讀、寫) 三、思考推理教學 四、情境教學 五、戶外教學 六、音樂律動、美術、戲劇教學 七、親子教學 八、人際互動教學 規劃了如下的各項服務: 一、提供學前聽障教學諮詢 二、舉辦聽障教學及親職教育研討會 三、借閱聽障相關書籍、錄影帶 四、提供聽力檢查與助聽器評估 五、借用助聽輔助器 六、提供聽力學專業諮詢

ACHIEVEMENT

服務成果

歷年財務報表

檔案夾

歷年工作報告

檔案夾